原标题:用科技铸造电影的将来——北影节电影科技国际论坛举行
4月18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论坛以“构建工业化制作体系,铸就新时代电影精品”为主题。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___兼秘书长杨烁,中国电影科学技术钻研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所长张伟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胡东,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组委会副秘书长卞建国,以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电影股份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电影数字节目打点中心、华夏电影发行公司、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钻研所书记栾国志主持。
本次论坛分为主题演讲和互动交换两大环节,邀请了来自国表里的6位电影科技专家与导演,别离围绕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摄制技术及综合应用、高品质视效电影制作关键技术与应用计谋、精品三维动画电影制作总体设想与技术应用、数字科技制作出现出壮不雅观动态的动作片四个主题停止演讲。论述电影制作工业化体系构建对于中国电影财富提质晋级的重要意义,探寻新时代创作消费电影精品的计谋和途径,助力中国电影由“高原”迈向“顶峰”,加速实现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逾越。
最先停止演讲的是Base FX 副总裁、中国影视后期财富联盟副理事长、亚洲视效预览协会理事谢宁,他的演讲主题是《视效电影工业制作体系形成及改革》。
谢宁笑谈他本是英语专业的外行人,最初步是做招商的,2003年来到北京进入特效领域。他认为电影工业正在发生着宏大的扭转,世界电影重工业化趋势鲜亮,电影的制作重心畴前期转移到后期。中国电影工业化加速,关键在电脑视效工业化。后期反逼前期,视效预览成为投资人的好搭档,鞭策电影制作流程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视效预览成为普及视听语言和电影教学的利器,是中国电影弯道超车的涡轮增压机。电影是动态的、三维的。电影工业体系最重要的是以终为始,所有环节的努力最终都要以所出现的成果为主。
____资深电影制作人克里斯·高得菲认为在一切电影制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因而他就“导演与视效总监之间的竞争与沟通”停止了演讲。在每一次构思特效镜头时,都必要投入考虑,去确保视觉总监能够了解本人的问题。同时,也要器重拍摄中的反响,只要通过反响,威力知道拍摄的标的目的能否正确。只要及时地沟通和搜集反响,威力使得整个拍摄过程变快、变自然。
最好的演出就是看不到演出,最好的技术就是看不到技术。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创新业务开发本部技术总监王亚明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与2维流动图像质量相关的5个要素,以及人眼的视觉极限,并指出目前电影技术规范滞后的问题。
在他看来,电影技术开展的新动向就是高分辨率、宽色域、高动态范围、高帧率、高量化比特。但现实状况是,技术开展速度快,技术规范停顿慢,技术规范拖了电影行业开展的后腿,很多新的技术只能停留在试验阶段。尽管如今电影已从胶片脱离,但是很多技术规范照常是胶片时代的规范,是典型的途径依赖。所以必要从头审视技术开展成就,制定新的电影技术规范,全行业应独特努力。拍摄制作都不是问题,显示才是问题,影院方面必需提供家庭无奈实现的、无独有偶的视听环境威力吸引不雅观众,影院接纳LED的显示屏必要进步视觉、声音等方面的体验。全球大局部LED显示屏幕都是中国制造,他相信在新的电影技术开展浪潮中,中国企业将大有作为。